
一、个人简介
张中锋,1964年生,山东夏津人,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91年9月到澳门银河娱乐官网
工作至今。1988-1991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师从雷成德教授攻读俄苏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下半年于莫斯科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2000年下半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师从刘宁教授做访学学者,2010-2015于山东大学先后师从周来祥教授、陈炎教授攻读文艺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社会兼职: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主要科研方向为:俄罗斯文学、美学(丑学)。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课题1项等。出版学术著作5部,迄今在《文史哲》《俄罗斯文艺》《国外文学》《四川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顶级论文1篇,CSSCI来源期刊15篇,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二、著作(5部)
1.张中锋:《徘徊于审美与审丑之间——俄罗斯文学研究及其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张中锋:《审丑观照下的西方文学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
3.张中锋:《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该著是作者建立在同题目博士论文基础上撰写而成,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撰文评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书评有:(1)董晓:《评<列夫·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俄罗斯文艺》(CSSCI)2017年第1期;(2)李霞:《一部全新揭秘托尔斯泰创作的专著》《中国图书评论》(CSSCI扩展版)2018年第12期;(3)宋家庚:《托尔斯泰研究的特殊声音》《中国图书评论》(CSSCI扩展版)2018年第12期等。该著在托尔斯泰研究史上形成了较大突破。)
4.张中锋:《俄罗斯文学中的新美学思想》,山东大学出版社,2017年。(该著被评为“济南大学2018年度高水平学术著作”)
5.张中锋:《托尔斯泰创作研究新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22年。
三、论文(54篇,其中顶级论文1篇,CSSCI来源期刊15篇)
1.张中锋:《<阿Q正传>:一个荒诞的世界》,《济南大学学报》,1994年3月。
2.张中锋:《探寻<红与黑>潜在的心理世界》,《济南大学学报》,1996年4月。
3.张中锋:《啜饮苦涩的<罪与罚>》,《作家报·海外》,1998年6月4日。
4.张中锋:《俄罗斯民族悲剧的文化根源》,《南方周末·天下》,1998年11月20日。
5.张中锋:《文化转型时期的爱情——兼析<呼啸山庄>的神秘之因》,《锦州师范学报》,2000年3月。
6.张中锋:《屠格涅夫创作中的非意识形态化取向》,《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3月。
7.张中锋:《从<父与子>看屠格涅夫的文化理想主义》,《宁夏大学学报》,2001年3月。
8.张中锋:《试论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自然观之不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俄罗斯文艺》,2001年学术专刊。
9.张中锋:《<回家过年>的宗教性和象征性》,《电影评介》,2001年12月。
10.张中锋:《徘徊于审美与审丑之间——从感性学的角度看西方文学史》,《枣庄师专学报》,2001年6月。
11.张中锋:《试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神价值》,《济南大学学报》,2002年1月。
12.张中锋:《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阅读》,2002年1月。
13.张中锋:《换一个角度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价值》,《四川大学学报》CSSCI,2002年2月。
14.张中锋:《试论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审丑意识》,《南京师大学报》CSSCI,2002年2月。
15.张中锋:《试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审丑特性》,《辽宁师大学报》,2002年4月。
16.张中锋:《试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审丑特性》,《俄语语言研究集刊》2002年第1辑。
17.张中锋:《论马、恩对“历史的观点”批评方法的不同理解》,《济南大学学报CSSCI,2002年5月。(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9月全文转载)
18.张中锋:《人的精神是这样生成的》,《阅读》,2002年第3辑。
19.张中锋:《是现实主义还是古典主义——试析果戈理创作的美学特征》,《俄罗斯文艺》,2002年5月。
20.张中锋:《近年来学术界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争论述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CSSCI,2002年5月。
21.张中锋:《试论<简·爱>和<呼啸山庄>在创作上的“近似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6月。
22.张中锋:《高尔基的<瓦莲卡·奥列索娃>价值再认识》,《枣庄师专学报》,2003年3月。
23.张中锋:《论张炜创作中的托尔斯泰“痕迹”》(合著),《殷都学刊》,2004年1月。
24.张中锋:《试论不同宗教信仰对主体心理和谐程度调节的差异性——从安娜、林黛玉、简·爱等爱情悲喜剧的不同结局谈起》,《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2月。
25.张中锋:《试论西方近代绘画中的审丑特性》,(合著)《宁夏大学学报》CSSCI,2004年2月。
26.张中锋:《对启蒙与道德的误解和歪曲》,《河北学刊》CSSCI,2004年6月。
27.张中锋:《论《静静的顿河》在现代观念上对<战争与和平>的突破》,《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5年3月。
28.张中锋:《论普希金创作中的审丑特性》,《济南大学学报》,2005年6月。
29.张中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应具有怎样的“真实性”》,《济南大学学报》,2006年6月。
30.张中锋:《试论<静静的顿河>创作中的非理性主义特征》,《国外文学》CSSCI, 2006年4月。
31.张中锋:《并非“集中营”——读曹乃谦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名作欣赏》,2008年1月。
32.张中锋:《从化恶为丑到欲望表现——论审丑之所以可能的转换机制》,《文史哲》CSSCI,2008年3月。(该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8年7月全文转载。)
33.张中锋:《论<复活>创作中的新伪古典主义美学特征》,《宁夏大学学报》CSSCI, 2008年4月。
34.张中锋:《高尔基对尼采思想的误读》,《济南大学学报》,2008年5月。
35.张中锋:《近30年来国内美学界审丑理论研究的新突破》,《江西社会科学》CSSCI,2009年7月。
36.张中锋:《论托尔斯泰的“泛现实主义化”创作及其得失》,《四川大学学报》CSSCI,2009年6月。
37.张中锋:《论和谐美学学派中的丑学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学报》CSSCI,2010年1月。
38.张中锋:《审丑观照下的欧美文学史——或对审美批评研究的补充与超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丛刊第5辑),林精华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9.张中锋:《论丑在西方文学发展中的演变》,《山东大学学报》CSSCI,2011年3月。
40.张中锋:《论托尔斯泰创作思想的嬗变对其长篇小说结构形式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CSSCI,2011年3月。
41.张中锋:《漫谈审丑批评对审美批评的补充作用》,《枣庄学院学报》(合著),2012年1月。
42.张中锋:《论契诃夫对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与文化救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2月。
43.《论赫尔岑创作中的审丑意识》,《俄罗斯文艺》CSSCI,2012年3月。
44.张中锋:《论契诃夫笔下知识分子所处的“窘境”及其解决途径,《俄语文学与文化研究》,2011年第1辑。
45张中锋:《漫谈契诃夫笔下人物对生活的“怕”》,《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2013年3月。
46.张中锋:《丰乳肥臀》创作中的俄罗斯文学“意蕴”》,《百家评论》,2015年2月。
47.张中锋:《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审丑意识及其对“自然派”崇高风格的消解》,《济南大学学报》,2015年3月。
48.张中锋:《托尔斯泰的大地崇拜情结与<战争与和平>中“托氏女性谱系”的形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年5月。
49.张中锋:《勃朗特姐妹创作中的审丑意识及其爱情观的非启蒙性》,《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年6月。
50.张中锋:《<战争与和平>中的非理性现象及其对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逾越”》,《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1月。
51.张中锋:《伪古典主义的流变与<怎么办?>的美学性质》,《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4月。
52.张中锋:《<平凡的世界>创作中的俄苏文学道德资源》,《济南大学学报》,2018年2月。
53.张中锋:《托尔斯泰大地崇拜危机中的安娜形象塑造》,《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8年5月。
54.张中锋:《列夫·托尔斯泰女性塑造中的“圣母-妓女”情结》,《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9年6月。
四、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4项)
1.主持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审丑的生成与转换机制研究——以外国文学中的审丑现象为例”,项目编号:12YJA751083,9万。
2.主持2011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托尔斯泰与张炜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CWXZ11。
3.主持2017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5万。
4.参与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民族文化的和谐精神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期资助项目子课题项目——“西方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与意义”,项目编号:05PHQ007,15万。
五、科研奖励(共13项)
1.论文《浅析毛泽东词艺术创作的思维模式》,获1994年济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995年元月济南大学。
2.论文《文化转型时期的爱情——兼析<呼啸山庄>的神秘之因》,获2000年度济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年12月济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委员会。
3.论文《换一个角度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价值》,获2002年度济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12月济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委员会。
4.论文《试论<静静的顿河>创作中的非理性特征》,获济南市第二十二次(2006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8年1月31日。
5.论著《审丑观照下的西方文学史》,获2008年济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8年10月。
6.论著《审丑观照下的西方文学史》,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8年。
7.论文《从化恶为丑到欲望表现——论审丑之所以可能的转换机制》,获济南大学2008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6月。
8.论文《从化恶为丑到欲望表现——论审丑之所以可能的转换机制》,获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
9.论文《从化恶为丑到欲望表现——论审丑之所以可能的转换机制》,获济南市2008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济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委员会。
10.论文《论托尔斯泰的“泛现实主义化”创作及其得失》获,济南大学2010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9月。
11.论文《论和谐派美学中的审丑理论研究》,获济南大学2011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9月。
12.论著《俄罗斯文学中的新美学思想》,获评为济南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济南市社科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13.论文《换一个角度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价值》,2005年11月获得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颁发的“第三届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与科研成果优秀论文奖”(获奖证书由季羡林先生签名)
六、教学
(一)所开课程
1.所开本科生课程:《外国文学》(1)、《外国文学》(2)、《文学理论》、《外国文学概论》、《莫言与俄罗斯文学》。
2.辅导研究生课程:《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研究》。
(二)教学论文
1.张中锋:《学习与实践》,《自考·职教·成教》,1998年8月。
2.张中锋:《论文学对人格的整塑作用》,《自考·职教·成教》,2002年11月。
3.张中锋:《由凯尔泰兹获诺贝尔文学奖所想到的》,《现代教育》,2003年1月。
4.张中锋:《我们能否达到真实》,《现代教育》,2004年3月。
5.张中锋:《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现代教育》,2006年9月。
6.张中锋:《漫谈<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三种“模式”》,《高等教育论坛》(济南大学“百门课程改革”论文专辑第1辑),2011年12月。
(三)教学项目
1.2012年主持山东省精品课程《外国文学》(2012BK040)。
2.济南大学精品课“外国文学”负责人(2013)。
3.济南大学精品课“外国文学概论”负责人(2009)。
4.2005年济南大学教材编写项目(重点):《新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项目编号:JCZ0502。
5.2011年“济南大学百门课程改革试点工程课程·外国文学”课教改项目,项目编号:BMKC11005。
(四)教学获奖
1.获得济南大学“本科教学贡献奖”12次,(分别为2009、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年度)。
2.济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03)。
3.指导学生夏莉娟的《论<飘>中白瑞德对郝思嘉性格发展的催化作用》,获2012年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
4.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13次。